基督教選委選舉,兼論教會與選舉

最近教會界對是否放棄在特首選舉委員會宗教界別的十席有不少討論。筆者亦出席了一個相關的研討會,當中討論了不少有關基督教選委選舉的利弊及實務上的不足之處,而講員之一胡志偉牧師也已將他的講稿刊登了出來1,故此我就只簡單總結當天的內容了。

誰是「選民」?

與會者都指出了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誰是選委選舉的選民?2011年的選舉是以「堂會認證」方式去決定誰有資格投票,但這也帶出了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誰是基督徒?因著基督新教的信仰原則及組織方式,一般來說信徒受浸後便即成為會友。可是在2011年的教內選舉中,竟出現了「教友證」 ,一般人只要持著該證就自動被該教會「認證」,外人無從判斷該教會的「教友」是否傳統意義上的「信徒」,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誰是「候選人」?

2011年的當選選委,大部分都是在教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士,也有不少來自大型堂會的人士。那麼選情是否向大型堂會傾斜?筆者當時亦有投票,投票當天在教會崇拜散會後,就聽見隔鄰一位資深信徒對另一位信徒說(大約意思)「某某某幾好嫁,投佢啦!」。而那位「某某」當時為宗派屬下機構領導人,在堂會內也是資歷很深的屬靈領袖。幾年後,筆者在官方喉舌報章上,讀到他談及反對佔中/雨傘革命的訪問。
選委選舉跟堂內的執事、團職選舉不同,選委除了要對教會信徒負責之外,亦是參與特首選舉的代表。換言之,他們擔任的是公職,故此他們的政治立場與此公職有極大的關係。單憑在教會內碰碰面,做做團友,一起合作事奉,難道就可以認識到某人的政治立場嗎?說回上文提及的那位候選人,他在候選人簡介上提及選舉特首的原則不著邊際,亦無明確立場,實在令人很難清晰了解他的政治立場。

教內民主教育與實踐

與會者亦提及到教內民主教育與實踐的理念。可惜此願景無法貫徹的實現。有關教會票站的不足之處,文首已連結了胡牧師的發言稿,不在此多重覆。但其實一般信徒是怎樣去理解「選舉」這回事?就以教會執事選舉為例,教會都會列出候選人姓名,曾擔任事奉崗位,異象等等,是一份事奉履歷。投票時靠的可能還有你對他的認識吧?崇拜領公禱情詞懇切?好,這一票就給他吧。「曾任聖樂事工部部長十多年」?聖樂部一直相安無事,也投他一票吧。這種種表面的認識,又是否可以反映候選人的屬靈氣質、恩賜、人際關係?
資深會友憑藉他們多年的經驗及廣闊的人際關係網,應是比較容易判斷教會內不同會眾的狀況——適合擔任要職與否。但初加入教會的會友呢?他們可以如何真切地了解教會的需要,從而選擇合適的候選人呢?
再看遠一些,香港的公民教育也未能有效地教育市民如何看待選舉,教會又如何用一己之力教育好信徒實踐民主選舉呢?

是棄席與否的問題嗎?

其實比起選委的爭論,我認為所謂教內選舉的問題,實在應由教會群體對政治及權力的看法開始。如何能達致既不會「離地」,又可以防範別有用心的政客(或教會領袖!)動員會眾去支持自己的政治議程?教會對公民權及社會政治參與的看法又是什麼?這些議題比棄席與否來得重要——可惜我們可能已經沒有時間去處理了。

本文原載於嘗言道


  1. 另一講員蒲錦昌牧師的發言